游昼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

1、王双启编著.陆游词新释辑评.北京:中国书店,2001:15-16

宋代朱熹 游昼寒以茂林脩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

仙洲几千仞,下有云一谷。
道人何年来,借地结茅屋。

想应厌尘网,寄此媚幽独。
架亭俯清湍,开径玩飞瀑。

交游得名胜,还往有篇牍。
杖屦或鼎来,共此岩下宿。

夜灯照奇语,晓策散游目。
茗椀共甘寒,兰皋荐清馥。

至今壁间字,来者必三读。
再拜仰高山,

朱熹 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
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
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
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关闭
关闭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