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

1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.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·语文·八年级·上册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8年:165-169.

先秦列御寇 愚公移山

  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(rèn)
本在冀州之南,河阳之北。

  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
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
聚室而谋曰:
“吾与汝毕力平险,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,可乎?”
杂然相许。
其妻献疑曰:
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”
杂曰:
“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

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
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,始龀,跳往助之。
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

  河曲智叟(sǒu)笑而止之曰:
“甚矣,汝之不惠。
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”
北山愚公长息曰:
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(shuāng)妻弱子。
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(kuì)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”
河曲智叟亡(wú)以应。

  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
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
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

列御寇 列御寇,名寇,又名御寇(又称“圄寇”“国寇”),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,郑国人,与郑缪公同时。
其学本于黄帝老子,主张清静无为。
后汉班固《艺文志》“道家”部分有《列子》八卷,早已散失。
关闭
关闭
关闭